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作为长江干线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服务保障的主力军,长江海事局将不折不扣、全面落实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高质量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高站位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长江海事力量。
牢牢守住安全发展“主阵地”
“十四五”以来,长江海事局始终把安全发展作为根本前提、头等大事,以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总抓手,统筹开展各类专项行动,有效管控重大风险,动态清零重大隐患,成功应对“汛枯急转”“雨雪冰冻”等极端水情和恶劣天气,有力应对湖南团洲垸决口抢险救援等大战大考;深化数据赋能,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率先在长江全线贯通,长江干线涉客涉危码头和桥梁等重点区域CCTV全覆盖,“信用长江2.0”赋码运行,辖区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十五五”期,长江海事局将继续践行“五个不能”的系统方法,按照“一个遏制,两个明显下降”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盯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假日,狠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扎实开展水上交通安全信息共享共治、违规进入船舶危险密闭空间、船舶碰撞桥梁等专项治理,强化船舶全生命周期、船员全职业生涯、公司全生产环节、货物全运输航程、环境全要素体系的全方位管理,压实各方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健全长江干线水上应急预案体系,推进智能化、立体化应急救助装备部署,强化污染处置能力建设和应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应急救助能力和水平。
全面奏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十四五”以来,长江海事局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导向,相继出台或加速推动皖渝鄂赣4省市船舶污染防治条例,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模式实现长江干线全覆盖并向支流不断延伸,“船港城”一体化治污成效明显,船舶污染防治格局发生历史性转变,长江首家“新能源新技术船舶工作室”获湖北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推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旋律愈加响亮。
“十五五”期,长江海事局将着眼长江航运全要素、全过程,深化船舶和港口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推动船舶污染防治立法流域全覆盖,实现“零排放”向全国推广;借力“两新”政策加速淘汰落后运力,推动落实《内河新建船舶能效设计指数(EEDI)实施指南》,促进航运业减排降碳;前瞻性开展新能源、新业态政策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长江方案”和“长江经验”,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硬道理”
“十四五”以来,长江海事局始终牢记经济类执法队伍的属性定位,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长江航运横贯东西、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和长江海事“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的体制优势,创新“渝车出海”铁海联运监管互认新模式,服务“新三样”加速出海,助力安徽“首位产业”聚能起势;创新实施海事政务服务全域通办和长三角跨域办,推动跨省船舶检验一体化,打通服务堵点卡点;携手金融机构打造全国首个船舶抵押权便利化登记合作案例,落实引航八项服务承诺,完善船员权益保障渠道,为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十五五”期,长江海事局将积极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港航经济发展需求,持续推动海事与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标准规则软联通,探索建立航运与金融、保险良性互动机制,优化交通组织一体化管理,助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持续探索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向地方拓展、向行业延伸,以海事管理的现代化带动引领航运现代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海事政务服务,建成覆盖辖区的船员权益保护、多元解纷和法律服务中心,维护行业和谐稳定。
保障长江航运安全发展、绿色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港航经济发展,不仅需要理念新、举措精,更需要切口准、抓手实。“十五五”期,长江海事局将持续抓牢两大抓手,加快推进一流强局高质量发展,奋力在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大局中走在前列。
抓深抓实协同融通。继续围绕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加强干支联动、江湖联通、江海互通、区域协同,加强与航运各要素、物流全链条协同,推动构建安全监管大格局,解决安全监管上的顽瘴痼疾,推动由海事单一服务供给向交通运输服务供给转变,从降低企业运输成本向降低综合成本转变,实现共建共治共赢,为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抓新抓好数智赋能。继续深化数据应用,发力智慧智能,以智能管理平台重塑监管理念、方式、模式,实现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应急的全过程智能管控;以公共服务平台汇聚航运各要素,推进港航调度一体化管理,推动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向流域拓展;以信用管理平台的应用升级,打造覆盖船员、船舶、港口、金融等多要素的信用管理应用场景,推进全行业自律;以综合保障平台构建“人财物事”全覆盖的内部管理体系,推动管理质效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