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资料
搜索
咨询热线电话
400-8771-365
登录
/
注册
/
退出
首页
课程中心
考试中心
资料中心
安全生产月
试听专区
企业视频
新闻资讯
师资团队
下载APP
新基建·看上海 | 重大工程投资“半壁”在交通
发布时间:2020/8/20 9:19:2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对上海交通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上海市交通委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关于“两新一重”的部署要求,坚定信心,积极作为,因时因势抓好“两新一重”建设,推动交通发展提质增效,提升交通供给服务能力,培育交通新产业、新模式,激发交通发展新动能,实现交通更高质量发展。
下面,我们通过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谢峰的对话,来了解上海交通在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推动“两新一重”建设对上海交通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谢峰:首先,“两新一重”建设在新冠疫情后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受疫情影响,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投资尤其是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上海的交通重大工程投资占到全市重大工程项目的半壁江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新基建、新城镇化、交通重大工程建设,将依托对交通基础设施的科技赋能,实现上海综合交通网络和上海城市空间布局的加快完善,成为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向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其次,“两新一重”建设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抓手。上海2035城市总规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这对上海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重一新”是落实国家和城市发展要求的重要抓手和必要途径。比如,在区域一体化交通方面,今年4月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总体形成,基本建成“轨道交通上的长三角”,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客运服务。采用传统的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已无法满足高密度发车的需求,应用城际轨道交通等新型基础设施,推进交通“新基建”,推动实现“新城镇化”,才能真正实现区域中心城市之间交通的快速化、公交化。
第三,“两新一重”建设是提升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实践证明,推进交通“两新一重”对提升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能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投入使用,港区内AGV、AIT等智能设备加快推进,港口自动化程度达到领先水平。比如,上海已经建成的地面公交实时到站预报系统,大大提升了公交服务的人性化水平,增强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再如,上海大力发展新能源车辆,在地面公交、出租汽车、私人小汽车等领域已经投入使用一定规模的车辆,并全力推进新能源充电桩的配套建设,全市建成各类充换电设施近28万个,其中公共桩和专用桩达到9.1万个,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21万个的建设目标,分时租赁共享汽车服务网点3600余个,在推进绿色交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如何推动上海交通更高质量发展?
谢峰:我们将坚持规划引领,抓好战略布局,统筹谋划好上海交通“两新一重”发展新路径。充分认识“两新一重”的经济拉动作用,在上海交通新一轮发展中排好兵、布好阵。在交通强国上海方案、上海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新一轮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等重大规划研究中突出“两新一重”的拉动作用,找准上海综合交通系统的薄弱点、突破口和发力点,以应用为导向、以技术为引领、以开放增活力,适度超前布局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催生一批交通新业态、新产业,推动上海综合交通体系更高能级、更高品质、更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落实国家战略,加大“两新一重”建设项目推进力度。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持续完善“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的一体化交通体系,进一步增强交通重大工程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主要措施包括,完善枢纽和对外通道建设,加快推进浦东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建设成为“高标准、一体化、全融合”的世界级一流综合交通枢纽。推进沪通铁路二期、沪苏湖铁路建设。优化轨道交通网络,有序推进轨道交通239.9公里项目建设。其中,加快建设机场联络线、崇明线、14号线等172.7公里轨道交通线,建成10号线二期、15号线及18号线部分区段共67.2公里轨道交通线。同时,开展对外城际铁路网规划研究,完善重大项目储备库。提升城市道路网络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北横通道、江浦路隧道、武宁路快速化等道路项目建设,打通金廊公路—辰塔公路等10条区区对接道路。
我们将聚焦增能提效,注重传统交通基础设施赋能改造。科技赋能是实现传统基础设施功能转型、提高设施效率、提升交通供给能力的重要手段。当前,上海交通设施的精细化管养能力、智能化服务能力、交通大数据应用分析能力仍然存在短板,道路病害发现处置不及时、公路货运行驶车速偏低,事故频发、早晚高峰区域性拥堵多发等问题依然突出。接下来,我们将以传统设施的智能化改造为契机,进一步提升交通设施服务水平。主要措施包括,推进智慧高快速路建设,启动G60、嘉浏公路等路段试点工作,推动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提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加大城市道路数字化设施投入,加快实现全市路面全周期数字化管理和全方位感知,为车辆精准定位、行驶规划和决策、养护管理等提供实时信息服务。推动港口航道智能化,结合港区发展,提升港区码头自动化程度,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本市高等级航道数字化建设,实现航道由传统的人工管理向数字化服务转型等。
我们将突出智慧绿色,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交通领域“两新一重”建设离不开新装备和新技术支撑。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车路协同示范推广、新能源技术拓展应用等方面,发挥智慧交通和绿色交通对“两新一重”建设的促进作用。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推进自动驾驶、5G通讯、V2X(车辆与环境互联)等关键设施信息化技术应用。丰富智能汽车测试场景,持续推动嘉定区和临港新片区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奉贤全出行链开放道路测试基地等示范项目和工程建设,加快车路协同发展应用。推动公交行业转型升级,总结71路、松江有轨电车等中运量公交运营经验,开展中运量规划研究工作,加快智能驾驶、新型车辆、新型制式等技术与公共交通的融合,提升公共交通整体品质。强化绿色技术应用保障,进一步完善充电桩建设标准,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新能源充电桩管理运营维护平台建设,规范充电桩服务市场。继续大力推进岸电建设,提高岸电使用率。加快纯电动船舶研发制造。
我们将强化政策扶持,激发“两新一重”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前,“两新一重”领域的扶持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出行新模式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撑,部分新基建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完善。下一步,我们将尽快研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激发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主要措施包括,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向“两新一重”和交通科技创新倾斜,增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拓展融资渠道,支持和推进交通领域“两新一重”试点项目,促进创新应用、融合发展。探索新型建设模式,进一步推动跨部门协作,完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方面的顶层设计,探索适合交通“两新一重”建设的制度和模式。完善法律法规和人才保障体系,引导交通“两新一重”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上一篇:舟山嵊泗航线新增首艘新型高速客船
下一篇:2025年浙江省两会即将召开,今年将有这些议程
返回
扫描下载APP
注册账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号
密码
确认密码
《交通运输课堂用户注册协议》
立即注册
登录账号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立即登录
注册账号
忘记密码
重置密码
手机号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定
换绑手机
旧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新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提交
绑定邮箱
邮箱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