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世界屋脊,通往西藏的路是艰险而又美丽的“天路”。
70年前,10多万筑路军跨越重重天险,建成修通川藏、青藏公路。“两路”的通车,不仅打破了地理的阻隔,更是世界筑路史上人类意志与自然搏斗的奇迹。在建设和养护“两路”中,形成和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
如今,一代又一代交通人赓续“两路”精神,打造文化品牌,不断丰富和发展“两路”精神的时代内涵,向着更高处、更远处奋进,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不懈努力。本期关注四川、青海、贵州、甘肃等地交通运输部门与“两路”的故事,展示交通人如何以技术创新和服务优化,建设更多通往希望的路,让群众的幸福大道越走越宽广。
路网纵横兴陇原
今年是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恰逢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甘肃路桥)成立70周年。回望历史,“两路”精神激励和感召着一代代甘肃路桥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推动陇原交通运输事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也以“筑路架桥、造福社会”的实绩继承、发扬和丰润了“两路”精神。
征途之始锻造钢铁劲旅
建成于1909年的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是黄河之上第一座永久性桥梁,该桥自甘新公路营运后,成为通往新疆、青海的咽喉。新中国成立之初,交通报国的强音便响彻陇原大地。由于繁忙的运输、过大的行车密度影响到铁桥的寿命与安全,1954年,黄河铁桥加固工程获批,在参与加固工程的队伍中,有一支新生力量冉冉升起,正是甘肃路桥集团的前身——甘肃省交通厅工程总队。自第一根拱式钢架横卧于钢桁顶端,“品质诚信创新合作”的“黄河铁桥精神”就熔铸进甘肃路桥人的血脉里,而后在筑路架桥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道通天下信达未来”企业文化。
70年前,川藏、青藏公路两条“天路”将西藏与祖国腹地紧紧牵系起来。在甘肃藏区,也有着一段“交通改变面貌”的历史。甘肃甘南被称之为“青藏高原的窗口”,黄河第一弯曲部——玛曲县,正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那里曾经交通闭塞、行旅艰难,枯水季节由牦牛驮运过河,河面封冻后从冰上行走,夏季水深流急,行人无法过河。
1976年,甘肃路桥承建玛曲黄河大桥。玛曲海拔高、多风雪,八级大风时有发生。施工期间又遇到河水封冻,大桥建设难上加难。建设者们卧冰爬雪,研究冰的抗爆性能和承载能力,依靠极端简陋的设备大胆尝试冰上围堰爆破施工,在甘肃省首次完成了高寒缺氧冻土层地带大跨径箱型拱桥无支架吊装施工桥梁建设。历时3年零4个月的艰苦奋战,玛曲黄河大桥于 1979年8月15日竣工,彻底结束了玛曲南北互不交通的历史。通车当日,沿岸的藏族群众蜂拥而至,在桥上和“黄河首曲第一桥”的石碑前载歌载舞。
再启新程铺就大道坦途
从“两路”到无数新路,甘肃路桥在“两路”精神的指引下,心系“国之大者”,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坚持以“两路”精神铸魂育人,把“道通天下信达未来”作为企业至高追求,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2016年,甘肃路桥在“中国四大无人区之首”的阿尔金山建设敦当高速公路阿尔金山隧道。在广袤的无人区,90后姑娘坚守了6年;年轻的技术员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边吸氧边施工,以路和桥托举起穿行不息的车流,在生命禁区架起一条连接甘青两省的高原天路。
甘肃路桥参建的玛曲黄河特大桥。陶泽汉 摄
2020年,在“黄河首曲第一桥”4公里之外,甘肃路桥参建的马玖公路玛曲黄河特大桥通车,极大改善玛曲县黄河两岸的交通条件,同时缓解了玛曲黄河桥的交通压力,方便了过往群众便捷出行。这是一条真正的“民族团结路”“群众希望路”。
70年来,甘肃路桥人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奇迹,筑成2万余公里公路、352公里桥梁和268公里隧道。他们在酒泉揽星河日月,建设酒泉卫星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道路;他们在延崇迎八方来客,建设北京冬奥会保障项目延崇高速公路;他们在桑园子创5G新时代,建设国内8度以上地震区最大跨度分幅联塔斜拉桥——桑园子黄河大桥……俯身做路石、立身是路标,这是“两路”精神在新时代甘肃路桥建设者的写照。
田娅蓉
雪域通途向未来
四川是川藏公路的核心区域和“两路”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从成都至拉萨,蜿蜒2000多公里的川藏线,穿越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地区,翻越14座高山峻岭,跨越10条大河激流,穿越10条地质断裂带。筑路大军历时4年多,打通了这条“天路”。
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的歌曲,唱遍了全国,也把修建川藏公路的艰难告诉了世人。四川路桥集团前身源自解放军第18军筑路工程队及西南公路局,参与川藏公路建设,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两路”精神玉汝于成。
“当时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77岁的倪忠林正在向产业工人们讲述他在上世纪60年代参与修筑川藏南线318国道的经历。退休前,倪忠林曾是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机械化施工分公司(简称四川路桥机化公司)的一名职工。艰苦的环境、稀薄的空气,对这支“机化铁军”的身体和意志有着极大考验,修筑川藏公路时,几十公里看不到人烟是常态,稍微步子走急了一点,便感觉心跳加快,大脑缺氧。高寒气候使得车辆和施工设备的启动变得尤为困难,铺路用的沥青冻成整块,要花费更多时间加热融化。筑路工人们每天早上六七点钟开始对各种设备和混凝土进行预热,直至中午才能正常施工作业,实际作业时间虽然比预想的短,但施工进度却从未落下。
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修筑道路,但每天的午饭要在山脚下的驻地做好后送上山。由于山路崎岖,加上汽车在高原地区动力不足,饭菜一两个小时才能送到山上,早已凉透。参与项目建设的石礼强回忆:“有时候遇上刮风天气,风沙漫天飞舞,这时候大家就把外套从头上盖下来,把整个人蒙住再吃饭。”
凿岩断石、修坡筑路,让河水开路,让高山低头。当这支“机化铁军”被问及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的,他们坚定地回答道:“靠的是意志。”
藏汉筑路一家亲
“两路”精神不断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奋斗,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自2001年开始,新一代“机化铁军”再一次投身到西藏的交通建设中,为“两路”描绘“延伸线”。四川路桥机化公司在西藏先后参与了狮泉河镇至日土线公路、西藏贡嘎机场至泽当专用公路新改建工程、那曲香尼公路改建工程等12条交通项目的施工建设,用实际行动传承践行“两路”精神。
从踏上这片神奇的雪域之始,四川路桥一直秉承着“藏汉一家亲”的理念。每到一个地方,大家主动了解当地情况,平整场地、修复道路、关怀帮扶、军企共建……在工程修建时,四川路桥机化公司不仅聘用大量的藏族同胞,带动地方就业,还与当地供应商合作采购材料、租用机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拓一片市场,藏汉两族的友谊在筑路中不断升温。四川路桥以点成线、线成网、网成面,一条条团结路、幸福路在西藏大地全面开花,慢慢地构建成了一张交通网,打通了藏族同胞们通向美好未来的道路,并将藏汉两族联系得更加紧密。
像班公柳扎根高原
70年后的今天,四川路桥人仍在“世界第三极”突破“生命禁区”。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阿里地区,又一重大交通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中。G4218昆莎机场至狮泉河公路新建工程切拉热巴隧道是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的重要项目。
高海拔、低氧、生态脆弱、水资源缺失,面对这样一个几乎囊括了所有高原施工困难的工程项目,新时代四川路桥人传承老一辈筑路工人们的刚强毅力和不屈精神,像在高原绝地中逢生的“班公柳”一样,扎下根来。“缺氧不缺信仰、海拔高境界更高”,悬挂在项目驻地和建设现场的标语,时刻激励着建设者,前路虽难,行则将至。在“两路”精神的感召下,这群“高原上的班公柳”将扎根土地深处,萌发新芽,茁壮成长,伴随着一条条通途延伸向未来。
何荣涛 刘佳丽
筑路意志坚扛起大道上青天
1958年,千余名川藏公路建设者从西藏转战黔地,把“两路”精神带到贵州,修建了贵州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经过勘察设计的公路——册三公路。册三公路源起贵州省册亨县,全长700余公里,陡悬千丈、山势险峻的平里河沙坪垭口是册三公路必经之地,也是“咽喉”工程。1958年8月,册三公路建设者们苦战90天,终于打通沙坪垭口“咽喉”路段,为纪念通车和施工艰巨,在崖壁上镌刻下了“筑路意志坚,扛起大道上青天;踏碎了云朵,踢倒了山尖,不管车马来多快,总在我后边!”这一豪言壮语。“两路”是公路人的长征,蕴含了公路人的初心使命,而“册三精神”则是“两路”精神的延续,鼓舞着一代代贵州公路人接续奋进。
近年来,贵州省公路局深挖贵州公路文化,探寻“两路”精神在贵州落地的根、魂、脉,将“两路”精神与贵州公路发展历史、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让“两路”精神在贵州熠熠生辉。贵州省公路局对“两路”参建者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摸底、核实档案,组织召开参建老同志座谈会、策划编撰《光荣与梦想》纪念册、创作编演《传承》《雪花飘汗水滴》等文艺节目。同时,贵州省公路局以“册三”公路文化为内核,以“开路先锋意志坚·扛起大道上青天”党建品牌为引领,深入挖掘平塘摩崖石刻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全力打造“册三”公路文化园。
随着时代发展,册三公路不断改造升级,等级不断变更,如今已经改造成二级沥青公路并更名为552国道。同时,在沙坪垭口路段打造了景观台、歇脚亭、停车服务区,站在景观台俯瞰,依旧可以感受到其险要的地势,感受到筑路的艰辛。如今的“册三”公路文化园,已然成为贵州黔南州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物保护单位”。
2023年,贵州公路传承馆开馆,为贵州省平塘县“天空之桥”服务区增添了一张亮丽名片。传承馆浓缩了贵州公路建设发展史与精神文化传承史,多方面深刻讲述了“两路”精神在贵州的传承,见证了一代代贵州公路人的奋斗历程,教育引导着贵州公路人铭记公路历史,继承前辈意志,坚定行业文化自信,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践行初心、引领使命。
如今的贵州,县县通、村村通、组组通、国省干线公路等交通建设硕果累累,路旅融合、桥旅融合、万桥飞架成为人们了解贵州的亮丽名片。这些成就,倾注了一代代贵州公路人的智慧与心血,他们将继续传承“两路”精神、“册三”公路文化,继续沿着老一辈建设者的足迹,不畏艰难、砥砺前进,助推贵州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好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的开路先锋。
李瑜
高原“一抹橘”三代养路人
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处于青甘新藏四省区交会的中心地带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的衢地,也曾是通往西域的“古丝绸之路”辅道。青藏铁路和109国道、315国道横贯全境,并与215国道、西部大通道及省道纵横贯通。这里是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支撑点和祖国西部腹地的交通枢纽。
受地质条件、气候因素的影响,青海地区道路养护异常艰苦。修补路面、疏通涵洞、平整路肩……这些橘色的身影,总是冲在第一线,三代养路工不畏艰险,守护着公路安全畅通。
海西州解放初期,第一代养路工人成为最早挺进这里的队伍之一。大风肆虐、荒无人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他们响应号召,远离亲人,凭借忠诚的信念,用极其原始的作业方式保障了高原“生命线”的畅通,在这荒凉的戈壁滩上把根深深地扎了下来,这一扎就是一辈子、三代人。
信念如磐,一脉相承。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柴达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公路主要是砂砾路。每隔10公里一个小道班,七八个养路工个个弓背弯腰,迎着酷暑寒风,一锹一锹地重复着每天的工作。他们居住的是地窝子、土坯房,仅有的养护工具是架子车、铁锨、洋镐。当时的道路颠簸不平,称之为“搓板路”,汽车行驶在路上,碾起几道高高的车辙,远远的就能看见,车辆经过后一路尘土飞扬。“两头不见日,屁股不落地,中午不休息,午饭走着吃。”这句话描述了上世纪80年代养路工的工作常态,然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代又一代的养路工几十年如一日,弘扬“两路”精神、“柴达木精神”,传承养路事业,坚守在茫茫荒原。
“老一辈养路工能坚持,我也能!”上世纪90年代的养路工居住的道班房由原来的地窝子、土坯房变成了砖混平房。但每天乘坐的既是交通工具又是运输机械的农用车上路作业,处置翻浆、油路修补等病害的养护工具是洋镐和铁锨,凭的全是养路工手工作业。油路罩面靠铁锨一锨一锨铲平修整,一天下来,浑身都是沥青味儿。
时代不断发展,新时代的海西公路人打造了“精神高地柴达木初心前进公路人”文化品牌,做“两路”精神的建设者和传承者。从最初的简易路面,到沥青路面,再到现在的四通八达的高等级路面,一代代养路工见证了海西州公路的变迁,养护工具也从人工背篓、架子车,到骆驼牵引刮板车、拖拉机、农用车,再到现在的机械化养护车辆。现如今,养路工人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从过去的乘坐拉煤车上道班到乘坐单位的通勤车,从自己生火炉做饭到干净美味的食堂,养护工区实现了规范化建设,职工住进了环境优美、设施条件完善的楼房。段部办公区院内盖起了单身公寓,办公室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未来,海西公路人将赓续“两路”精神,擦亮“精神高地柴达木初心前进公路人”文化品牌,推动海东公路交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