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平均气温零下8摄氏度,最冷时零下40摄氏度,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40%,海拔5231米的唐古拉山口一年有120天以上刮着8级大风。
“天下第一道班”坚守在这青藏公路的最高点已经70年了。根据科学检测,一个人就是躺在唐古拉山口不干活,消耗的能量也相当于在平原地区负重30公斤的消耗量。
驻守“生命禁区”的养路工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支撑他们用“血肉之躯”坚守云端?
(一)传承
从拉萨出发,采访团沿着那(曲)拉(萨)高速公路一路向北,在那曲进入109国道青藏公路,到唐古拉山口500多公里的车程需要近8个小时。那拉高速公路平均海拔45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转109国道后海拔更是不断上升,安多县4800米,妥巨拉山口5170米。
由于担心高原反应,采访团抵达安多休息一晚,次日再上唐古拉山口。
在安多县城吃晚饭时,有的记者吃几口饭需要吸几口氧,多走几步路心率就飙升到140以上;夜里,有的记者需要吃止疼片才能睡上四五个小时;次日清晨,一位记者因宾馆弥散式供氧漏出窗外,醒来时全身麻木紧急送医。而采访团青藏行的夏季,已是那曲一年之中氧气最足的时节。大学毕业进入安多养护段的25岁藏族姑娘旦增卓嘎和白玛拉珍介绍,她们曾到“天下第一道班”去擦拭里程碑,也感到头痛不已。
在西藏公路系统工作了25年的青藏公路事业发展和应急保障中心主任扎西告诉记者,中心负责养护109国道从青海格尔木到西藏拉萨的1100多公里路段,是全国唯一的跨省区养护部门,有960多名员工、4个养护段、17个工区、2个养护保通点。他经常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去年以前没什么感觉,但今年再上去也感到有些不适了。
扎西介绍,这一段青藏公路是“病害库”,尤其是昆仑山到安多段属于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路段,路面路基沉陷导致的安全隐患多,养护难度大。而同时,青藏公路承载90%的进出藏物资运输任务,最高峰时每天车流量有1.5万辆次。
从那曲到“天下第一道班”的路上,记者看到车流量确实很大,尤其是大型车辆,运输的货物包括汽车、钢板、特种超大装备、燃料,还有不少自驾游越野车、小客车。
“只要我们这儿修路,需要临时性阻断,可能就那么十几分钟,就堵了一两公里。从交通流量上就可以看到,咱们的经济大动脉可不是嘴上说的,是实打实的。”同行的安多养护段段长万常兴说。
唐古拉山,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海拔最高6839米,是青藏高原中部的一条近东西走向的山脉。长江正源格拉丹东雪山就属于唐古拉山脉。
在这“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上,记者见到几座黄色的小房子,一面鲜红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四周彩旗随风翩翩。这就是“天下第一道班”的驻地了。
“这地方一年四季大部分都是冬天,夏天就一两个月。9月底开始就下雪了,我们这段时间把机械准备好,一旦下雪随时都可能要出发。”地嘎,脸色黝黑,身穿橘色工服,一边说一边紧张地搓着双手,右手大拇指指甲上有一片青黑色,“这是前几天不小心被机械碰到了。不疼,没事的。”
“天下第一道班”现名是安多养护段109养护保通点。地嘎1997年入伍,2009年退役,2014年子承父业来到父亲工作过的地方,2016年就当上了工区长。他在部队是汽车兵,大型机械、装载机都会开,是同事们眼中“急难险重”的定心丸。年轻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也不是没想过转岗,但他说:“这是缘分,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坚守在这里。”
和许多偏远地区的养路工子弟一样,地嘎没读过几年书,只上过初一,普通话断断续续。目前,109养护保通点共有39名职工,承担着青藏公路唐古拉山路段59公里的养护保通任务,平均每年救助130多人,收到感谢信3000多封、锦旗200多面。
除雪、砸冰、保通、救人……这几乎是地嘎的全部生活。当汽车兵时,地嘎就跑过格尔木拉煤炭,深知这条“生命通道”对西藏人民的重要性。如今,他常常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要在山顶上过夜,雪天一身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常态。
“下雪的时候,他经常凌晨两三点才回家。”地嘎的妻子拉多,在保通点负责仓库管理、救助站服务等工作。5岁的小儿子活泼可爱,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这个院子走出了青藏公路“路魂”扎朗,全国劳模巴恰、扎才,西藏自治区劳模玛尔灯、贡嘎,“2014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巴布等先进个人。
前辈的事迹催人泪下。1985年10月,罕见暴风雪袭击唐古拉山一带,百余辆满载物资的汽车陷于六七十厘米的积雪中。巴恰带领养路工人抢险几昼夜。路通了,他们有的手脚冻伤,有的患了雪盲症,有的疲劳过度、严重缺氧一病不起……
1996年,年仅50岁的扎朗头痛欲裂被送医后去世,被确诊为“陈旧化脓性脑膜炎”。医生非常吃惊,不相信一个人病到这种地步还能坚持工作。坚守在唐古拉山养路的35年间,扎朗没有休过一次年假,一共只请过5天事假。
“天下第一道班”的传奇就是这样蕴藏于养护职工们无声的坚守、奉献甚至牺牲中。
“向前辈学习,必须要畅通这条路,守护好这条路。”地嘎的话语简洁有力。
“我们的职工很朴素,你让他说‘两路’精神,他可能磕磕巴巴。但是在他们的工作中、生活中,‘两路’精神就在这里。”万常兴说。
青藏公路事业发展和应急保障中心副主任周勇介绍,109养护保通点职工大多是安多本地人,是老一辈职工的子女。平均年龄30多岁,还算比较年轻,年龄大了干不动,很多人冬天休假时要去医院治病。
(二)温暖
“天下第一道班的员工是天下最可爱的人。你们默默地维护、保养着这条天路,时刻确保西藏北大门畅通无阻。”
“天下第一道班,坚守109线;热忱助人解困,堪称温馨家园。”
厚厚的感谢信、满墙的锦旗和留言,诉说着“天下第一道班”的温暖和荣光。
由于进出藏的司乘人员容易在高海拔路段上遇到险情,109道班工人在1990年就自行组建了“茶水店”提供服务,1996年在此处修建了救助站,2017年救助站又升级为服务区,提供免费的开水、酥油茶、氧气及抗高反药品等物资。
让地嘎印象很深的是,2023年的一个冬夜,一晚上有17个人借宿,床铺不够就打地铺,“他们到这边遇到暴风雪了,有些人走不动,有些人不敢走。”
救助站有2间房子、8张床,有暖气、热水、药品、氧气,床铺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墙壁上挂满了锦旗。入住登记簿显示,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晚上有4名骑行者在此留宿。
院子外靠路边的服务区,每天8时至21时开放,提供免费停车、免费休息、免费如厕、免费开水“四免费”服务。工作人员私曲吉介绍,夏天一天有七八十人,冬天每天有二三十人到此休息。超市里的东西,在安多县城批发价多少,这里就卖多少。
墙上,挂着一幅山西大同牌照司机送来的锦旗。“今年5月7日,工作人员去巡逻时发现翻车,把遇险的12人都带到这里。我给他们氧气、开水,他们悄悄留下了食物和一部手机。我发现后寄还给他们,他们就寄给我锦旗。”私曲吉说。
每年救助100多人,温暖的故事不胜枚举。
2009年7月,来自湖北宜昌的7人遇到风雪,驾驶员出现强烈高原反应,车辆滑下公路受损后无法行驶。巡路的养路工及时发现了他们,1小时内10多名工友开着工程车、带着施救工具,冒着雨雪赶来修车。解困后,湖北人拿出2000元和一条烟道谢,但工人们拒绝了,并热情邀请他们到道班休整。
2016年3月,因持续降雪,唐古拉山顶堵车严重,一位山西女游客产生严重高原反应,接近昏迷。109养护保通点3名职工步行7公里,轮换着将她背至道班,马上进行给氧和救助,等她病情好转后又立即送她去安多县人民医院救治。连夜返回工区的他们并没有休息,而是立即赶到堵车现场继续抢险保通。
“感谢‘天下第一道班’员工的热情帮助。你们好比唐古拉山和妥巨拉山两座高山之间的灯塔,照亮着过往的行人,给予他们温暖。”真挚的感谢,源源不断。
(三)家园
如今,109养护保通点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逐步改善。2021年,这里接入了国家电网,工人们宿舍里有了电视、洗衣机、电冰箱、Wi-Fi、制氧机,还有暖气。
2023年,保通点配备了多功能保障车,车上有8张床、厨房、淋浴间和卫生间。工人们夜里户外作业,不用睡在皮卡车里了。夏天修补路面裂缝,有了专门的灌缝机,而在过去用茶壶装沥青灌缝,一不小心就会被烫到。
巍峨的唐古拉,雪山圣洁;蜿蜒的那曲河,静静流淌;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自由漫步。海拔5000多米的藏北高原草场生机盎然,青藏公路车来车往。
多么令人陶醉的家园!30年前,青藏公路事业发展和应急保障中心党委书记高永利作为第一批援藏干部进藏,就是从109国道开始爱上了这片让他魂牵梦萦的山河福地。
在距离“天下第一道班”100多公里的安多养护段十二工区,工区长才达扎西带领24名养路工人,沿路捡拾垃圾,美化路域,守护净土。记者见到他时,他正痛风发作,一瘸一拐。“这也是一种高原病。”他热情地带记者参观党员活动室、职工活动室,一点儿没有受疾病困扰的样子。
从2021年至今,他们捡塑料瓶、纸皮、铁皮等物件卖了几万元,用于修整活动室,加固铁皮房,慰问困难职工,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工区洗手间干净整洁,用上了冲水设施,而不是沿途普遍的旱厕。
在安多养护段,记者与热情活泼的90后大学毕业生们座谈。来自拉萨的旦增卓嘎介绍,她是“路一代”。藏族文化中,人们对修路架桥有一份深深的敬意,这是非常有德行的事。1999年出生的她说,希望自己退休的时候,同事们都说,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来自昌都的白玛拉珍,学习机械专业,她对自己的要求是工作认真,做到万无一失。
设计工区的CAD图纸、无人机巡航险情路段……安多养护段的返乡大学生们带来了守护家园的新技能。
“路三代”多吉拉姆、吴金旦增说,他们从小就在道班长大,喜欢祖辈父辈从事的养路工作。
从唐古拉山返回拉萨,一路向南。路过桑丹康桑神山时,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那拉高速公路并行驰骋。路景相融,车里的藏歌唱响悠扬与豪情。
当骑行者杜乔、魏鹏飞在高原壮阔美景中流连忘返时,当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返乡大学生益西拉姆生产的酸奶通过公路送到校园时,当念青唐古拉山脚下纳木措实业公司送货员格桑平措驾驶满载“7100矿泉水”的货车时,他们也许不知道,西藏公路人已经在为严酷的高原寒冬做准备。
有备无患,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拉萨)储备中心的负责人西洛次仁正忙着组织演练。该中心现有设备68台(套),包括可以睡24人的宿营车、雪地沼泽都畅行无阻的全地形车、多功能应急照明车等,主要承担辐射范围内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记者采访时,应急骨干刚刚从约600公里外的日喀则市定结县回来。他们在那里紧张抢险了45天,9月底又要重返一线。
西藏自治区公路事业发展和应急保障中心负责人其米多吉告诉记者,目前西藏正从传统养护方式,向专业化集约化机械化方向转变,包括借助交通运输部数字交通援藏力量,开发公路养护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对整个路网的监测。
“养护和应急可以看成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他介绍,“十三五”以来,西藏公路部门全面提升公路交通应急保障能力。目前,西藏公路部门已建成以2个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1个自治区一级储备中心、27个自治区二级储备中心为核心的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体系,共有各类应急设备930台(套)。
公路四通八达,经济文化繁盛,城乡面貌改观。雪域高原,岁月静好,因为交通人在默默守护!